本招標項目名稱為:四川公司(四川能源)天明公司面向少人值守的1000MW等級燃煤機組智能協同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服務公開招標, 本項目已具備招標條件,現對該項目進行國內資格后審公開招標。
2.項目概況與招標范圍
2.1 項目概況、招標范圍及標段(包)劃分:2.1.1項目概況
本項目以實現燃煤發電過程智能化為總體目標,緊密圍繞四川電網火電靈活性要求、以實現“火電機組少人干預運行、日均操作次數少于1000次”等核心技術要求和指標,在系統性分析燃煤發電機組運行控制現狀、智能化領域理論和方法研究進展的基礎上,研究大規模多源實時數據融合機制與知識挖掘方法,全工況條件下對象的模型、模態、擾動耦合機制及其控制,環保島協同控制與運行優化等基本問題;研發適用于工業控制的實時數據中臺、以及輕量化專有云平臺,為智能化應用提供數據、算法和算力的支撐;研發和設計機組靈活性控制解決方案,工藝系統全程自主控制和自主決策系統,自組織自啟停控制系統,環保島智能協同控制系統,最終實現機組的高度靈活、高度自主、高度節能、高度環保運行。
2.1.2招標范圍
在天明公司#2機組開展面向少人值守的1000MW等級燃煤機組智能協同控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
(1) 研究大規模多源實時數據融合機制與知識挖掘方法,開發支撐實時控制、大數據分析及知識計算的一體化平臺技術,以及高度開放的智能控制系統應用開發與運行支持技術,實現燃煤電站的全程智能控制,構建安全、智能、開放的智能控制系統,為整體目標的實現提供全面的基礎支撐;
(2) 以實現機組高度自主運行為目標,研究適應于復雜工況的燃煤電站智能控制方法;研究深度調峰靈活運行的燃煤電站全程自主控制技術,工藝/系統的全程自主決策技術,研究具備自組織功能的輔機設備自啟停控制技術及全程負荷控制技術,實現機組少人/無人工干預連續運行;
(3) 構建兼顧經濟運行的脫硝-脫硫-除塵環保島協同智能控制系統。針對以往電廠環保設施運行方式存在的問題,采用大數據分析將兩種運行方式有機結合,在保證設備安全、環保達標的基礎上,綜合考慮指標超限罰款、環保稅、物料成本、能耗成本,通過對歷史數據的深度發掘,引導系統以長期綜合成本最優為終極目標,使系統實現“最優運行方式”。
2.1.3主要研究內容
課題1:燃煤發電智能控制系統平臺及體系結構
研究適用于工業過程控制的實時數據中臺,解決大規模多源生產數據的采集、匯聚和高效交互問題;研究基于集群的主數據服務及時序數據庫系統,滿足各類第三方用戶瞬時大量數據存取需求;
研發智能計算引擎,形成一套涵蓋建模計算、統計計算、實時計算和知識計算的一體化軟件運行環境和資源調度環境,并與底層控制架構深度融合,實現生產控制區內數據、算法、算力的全面高效組織調度、彈性擴展和開放式應用;
研究開發可靠便捷的智能化模塊開發和封裝環境,并提供可自定義的二次封裝方法;在機組長時間無人工干預場景下,研究采用可靠的自動化流程和方法實現各類智能化算法和復雜模型參數的不斷訓練更新,并下裝部署到實時計算環境,與基礎自動化控制算法融合運行。
課題2:燃煤發電智能控制系統理論、方法及關鍵技術
研究智能控制理論和方法,包括:研究基于對象機理的復合建模方法和基于純數據的深度神經網絡建模方法,為控制系統提供模型支撐;研究多變量預測控制算法和基于強化學習的神經網絡控制算法,使控制算法具備自學習能力;研究適應復雜工況下控制系統智能異構方法,提升系統對外界的感知能力和自適應能力。
研究全程自主控制技術,包括:研究適應負荷快速調節等復雜工況下風煤比協同控制、汽溫巡航控制等多擾動、多耦合、大慣性、大遲延對象的全程自主控制策略;研究模型參數在線更新和控制器參數自適應調整方法;研究機組超低負荷安全穩定控制方法及全工況多模態控制方法,形成適用于快速深度調峰的多模態控制方式,提升控制系統的自適應能力。
研究全程自主決策技術,包括:研究復雜熱力過程多目標柔性優化方法,面對環境和生產條件變化,通過模型尋優技術和數據挖掘技術相融合,自主確定控制系統最佳運行方式和最優運行參數定值,滿足不同運行工況下對機組安全性、經濟性和環保性的要求,滿足大范圍變負荷下控制系統自動巡航的需要。
研究具備自組織功能的輔機設備自啟停控制技術及全程負荷控制技術,包括:基于系統流程狀態感知信息,研究具有啟動路徑自動識別和工藝條件自適應等特征的自啟停控制系統;研究基于工藝系統的適應多工況功能組及與對應智能控制系統耦合聯動的設計方法,融合工藝系統的自主控制和自主決策技術,實現全程負荷自主調控。
課題3:燃煤發電智能環保島運行優化技術
基于數據驅動的多污染物綜合控制系統內置智能脫硫控制模塊、脫硫漿液中毒預警系統以及智能電除塵控制優化模塊,以脫硫反應機理及電除塵原理為基礎,通過對漿液在線測量及機組運行數據的采集,以出口SO2濃度為設定值,利用模糊邏輯、遺傳算法、人工神經網絡等智能方法,計算出吸收塔需氧量、石灰石供漿量、漿液循環泵組合方式及灰塵量等并反饋給DCS,以此來閉環控制脫硫及電除塵系統運行。
智能脫硫控制系統:通過亞硫酸根實時在線分析儀漿液采樣系統在線監測漿液成分及采集的機組運行數據,以出口SO2濃度為設定值,利用智能人工算法建模計算出吸收塔需氧量、石灰石供漿量及漿液循環泵組合方式等并反饋給DCS,以此來閉環控制脫硫系統運行。脫硫智能閉環控制模塊包括:氧化風智能節能控制系統、SO2/pH智能優化閉環控制系統、漿液在線循環泵優化系統、亞硫酸根實時在線分析儀漿液采樣系統。
脫硫漿液中毒預警系統:脫硫漿液中毒預系統通過對歷史數據尋優分析結果及脫硫漿液中毒機理模型計算結果的綜合分析判斷,給出不同負荷、煤質條件下影響漿液中毒及其因素的預警信號,并反饋給DCS。指導運行人員對脫硫相關運行參數進行調整,保證脫硫的安全穩定運行。
智能電除塵控制優化技術:針對電除塵器能耗過高與安全隱患,基于荷電變化特性,研發煙氣粉塵濃度在線監測系統,對除塵器入口粉塵濃度進行測量,并以此建立除塵器前級(一、二、三)和后級(四、五)電的節能優化模型,分別采用前饋和后饋方法制定針對各級電場高壓電源的智慧節能控制策略,在保證環保達標的前提下,最大程度降低設備運行電耗。同時增設新型傳感器實現對電除塵器殼體、灰斗、鋼支架和沉降的在線監測,對灰斗脫落、鋼架坍塌等異常工況進行預警,降低故障發生概率,提升設備安全運行可靠性。
2.1.4預期目標
預期科技成果:
(1)研發燃煤發電智能控制系統平臺及體系結構,燃煤發電智能控制系統理論、方法及關鍵技術,實現火電機組少人干預運行,日均操作次數少于1000次;
(2)研發一套可應用于工業生產的環保島協同控制系統;系統投入后氧化風機電量單耗降低≥10%、漿液循環泵電量單耗降低≥10%,脫硫劑的消耗量減少5%左右;
(3)通過關鍵工藝/系統的全程自主控制技術應用,充分調用鍋爐-汽輪機系統中的蓄能,協調控制系統性能指標滿足電網兩個細則考核要求;
(4)發表中文核心期刊(CSSCI/CSCD/北大核心檢索)不少于2篇;
(5)獲取發明專利不少于4項、軟件著作權申請不少于2項;
(6)取得成果鑒定或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1項,其中:成果鑒定需要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科技廳或《 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中明確的8家行業協會(電力: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鑒定的國際先進及以上成果,科技獎為以上機構科技獎勵:
(7)完成1篇“智慧 國 ”公眾號采納的信息(稿件)或者集團科信部約稿的信息。
2.2 其他:/
2.3 主要研究內容及預期目標:見上述2.1.3及2.1.4
2.4 項目服務期:簽訂合同后20個月內,具體時間以招標人通知為準。
3.投標人資格要求
3.1 資質條件和業績要求:
【1】資質要求:(1)投標方須為依法注冊的獨立法人或其他組織,須提供有效的證明文件。
(2)投標人須具有并提供有效的軟件能力成熟度CMMI 3級及以上認證證書。
【2】財務要求:/
【3】業績要求:2020年7月至投標截止日(以合同簽訂時間為準),投標方須至少具有燃煤電廠智能控制系統開發(或調試)業績2個。投標方須提供能證明本次招標業績要求的合同證明掃描件,合同掃描件須至少包含:合同買賣雙方蓋章頁、合同簽訂時間和業績要求中的關鍵信息頁。
【4】信譽要求:/
【5】項目負責人的資格要求:(1)投標方為本項目配備的項目負責人須至少具有副高級及以上技術職稱。
(2)項目負責人須至少具有燃煤電廠智能控制系統開發(或調試)的項目負責人工作經歷,投標方須提供能證明項目負責人業績的合同,若合同中無項目負責人姓名,須提供對應的驗收證明或用戶證明等有蓋章的證明材料(須含工程名稱、項目負責人及單位名稱)。
【6】其他主要人員要求:/
【7】科研設施及裝備要求:/
【8】其他要求:/
3.2 本項目不接受聯合體投標。
4.招標文件的獲取
4.1 招標文件開始購買時間2025-07-14 16:00:00,招標文件購買截止時間2025-07-19 16:00:00。